寻龙黄龙岘
平坦的柏油路顺着山势蜿蜒,两旁平缓绵延的丘陵宛如龙行。一路上车流不绝,还似乎是热闹的市区,但两旁绵延青黛的山和大大小小波光粼粼的湖群提示我们,早已出城区了。我们要去的地方叫黄龙岘,居于南京城郊江宁一隅,距离市中心大约40公里,是这两年红起来的休闲旅游打卡点。虽然不算偏远,但相较于市区的古迹名胜来说,此地长期以来寂寂无名,。哪里来的龙?岘又是一种什么地貌?我们在车上七嘴八舌讨论着。黄龙比较容易理解,南京毕竟是六朝古都、十朝都会,沾了皇家的光,以龙命名的地名不在少数。“岘”是个略微有些陌生的词语,字典上解释,指小而险峻的山。黄龙岘,顾名思义是一座黄色险峻的小山,也许还直接与哪个帝王有关。会跟哪个帝王有关呢,孙权,司马睿,李煜,朱元璋?有人点着手机屏幕说,确实和朱元璋有关,传说这里原先有一条黄龙,是被太祖皇帝一鞭子打过来的。讲到这里,大家群起而笑。朱皇帝嘛,向来是传说故事里的男一号。笑声里,有人指着一旁的路牌大叫:到了,到了,黄龙岘!是一处风和水静的山间坡地。低密度的两层小楼远近排开,家家户户风格都不一样,田园风、文艺风、欧式,虽然并不十分地道,有着或多或少硬设计的嫌疑,但竟也十分和谐。道路旁有专门辟出来的停车场,有警察在引导游客停车。休闲客的车子一辆紧挨一辆,停得整齐有序,又十分优雅地给彼此留着进出的空间。信步走进临近公路的茶文化旅游村,小街不长,茶馆、茶庄、餐厅、工艺品店、土特产店一样不少,标准的旅游景点配置。与一些同为后起之秀的其他景点相比,这里的人气颇旺。想必因为这里原本就是村落,有根有本,自带七分旺气。一家专售蜂蜜的小店,同时也售卖蜂巢,生意甚为兴隆。老板娘面庞黧黑,讲一口南京土话,正在和顾客攀谈,“可以寄,可以寄,快递给你。你加我微信,我们就是好朋友了,你把地址发给我。”对面的茶庄里,炒茶机刚刚结束表演,大锅端庄悠闲地坐着,等待茶园的主人再送新叶来。不远处,连着几家都是餐厅,有一家东北风味小吃,老板把摊位支在了路边,当炉而立,招呼着顾客。江南茶文化村的东北小吃?有些许穿越,但也彰显着文化的多元。出了小街,沿着山坡往上走。长条石板铺成的路干干净净,路牙子是防腐木镶成,类似火车枕木的形状和颜色,散发着浓浓的怀旧风。路旁有民宿,也有农家乐餐厅,大门毫无芥蒂地敞着。我们走进一户农家乐小坐,在临湖的长廊下观景。湖边有人在拍照,顶着太阳眯着眼,手搭凉棚,各种妖娆。看到我们几个闲人,老板忙里送问候,丢过来一个笑吟吟的眼神,然后任由我们四处观望,又自由离开。山势渐高,路仍旧还是平缓。走着走着,却发现所处的海拔已经比对面的山高了。茶园就在脚边,植株矮墩墩圆嘟嘟,一轮一轮缘山排布,远看像精致的刺绣活儿。向另一处稍高的山顶张望。其实并没有明显的顶,只是一根横在天幕下的直线,略带弯曲,不险也不峻。往上,湛蓝的天抱着几朵白云和一朵乌云。乌云被风追着跑,说不准它会在这附近哪里顽皮地抖两下。游赏的人,打鱼捞虾的人,凹造型的人,个个都未雨绸缪了吧。落雨之前,我们在茶园旁的农家乐里坐下来。老板上了一大壶茶,黄龙岘的茶叶泡就,极解渴。菜来了,我们停止埋怨这桌子太大不实用。因为单就一份鱼头,已经占了半张桌子,而且绝不像城里那样只给半个。苋菜,嫩而多汁,满满当当挂到盘子外面,上面的蒜蓉透着润泽。一盘南瓜饼,炸得黄中带褐,咬一口,韧韧的,还有些许几根长长的纤维,口感极佳。在黄龙岘群山的环抱里,我们咂巴着嘴,像馋嘴的孩子那样痛快地开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