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江宁黄龙岘村:茶乡的“美丽经济”

黄龙岘3年前 (2021-09-10)新闻中心409

提到南京江宁的黄龙岘,相信不少人首先想到的就是环境优美、茶香阵阵。从无人问津的“山窝窝”到远近闻名的“金陵茶文化村”。这座小山村用对绿水青山的坚守,趟出一条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小康路。

  刚一见面,南京市江宁区江宁街道牌坊社区黄龙岘村村民胡从富就打开话匣子向记者介绍起黄龙岘的茶。他说:“这个叫龙针茶。黄龙岘茶最大的特点,泡出来是金黄色。先闻一闻,抿一小口回味一下,有一种很长的甘醇的味道。”

  胡从富自小生长在黄龙岘村。40多年的种茶经历,让他说起茶叶来头头是道。在他印象里,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茶叶就是黄龙岘村的主要经济作物。因为黄龙岘地处丘陵山区,灌溉不便导致水稻难种,再加上交通闭塞,工业也发展不起来。但村里良好的生态却适宜茶叶种植。可是最初,种茶并没有让村民们富起来。

  胡从富说:“当时一条小土路到集镇,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像小商贩骑着摩托车过来就是很难的,所以茶叶价格被压得很低。”

  改变从通路开始。2000年前后,一条水泥路修到了黄龙岘村的村口,也打通了黄龙岘茶的销路。村民们的腰包渐渐鼓了起来,但新的问题也跟着来了。

  胡从富说:“为了扩大经营面积,我们的山林也被毁坏了。我们发现了这种情况立马制止。再怎么发展,不能以破坏我们的环境为代价。”

  乘着国家“美丽乡村”建设的东风,黄龙岘的发展也驶上了“高速路”。保护好黄龙岘的“美丽颜值”也成为越来越多村民的共识。2013年,在江宁交通建设集团的资金支持下,十几公里的西部旅游廊道贯通至黄龙岘,黄龙岘因此被纳入“美丽乡村”的打造。经过科学有序的规划,村庄环境面貌得到了整体提升。

  南京市江宁区江宁街道牌坊社区党总支书记卢青说:“我们目前看到整个村庄其实就是八年前原有村庄面貌。我们不搞大拆大建,进行外立面的出新、杆管网下地,包括一些污水设施的改造等等。来保持我们一个原有的生态本底。”

  秉持“乡村特色、生态本底”是黄龙岘在发展中一直遵循的原则。把美丽风光变成美丽经济,黄龙岘依托山水资源和茶文化特色,规划整理2600亩茶园,建立并推广黄龙岘茶标准化生产体系,发扬茶叶品牌;建设竹林茶园古驿道、茶文化村街,围绕茶叶开发旅游项目;与此同时,村民们还自发签下《环保公约》,人人参与,充分自治。绿水青山的优美被村民呵护着,也推动着乡村旅游成为黄龙岘发展新的增长点。

  南京游客说:“带着小孩来到这么山清水秀的地方玩一玩、吃吃土菜,蛮好的。”

  上海游客说:“黄龙岘人文环境好、景色也很好。每个人的家庭都是非常阳光、开朗。我自己也受了感染,心情也非常得好。”

  办茶园、开农家乐……在政府“以奖代补”的带动下,全村50多户人家中近八成都参与到旅游服务中。家门口的致富路更是吸引了外出务工的青年纷纷回巢。土生土长的“80后”潘超,2015年辞掉南京城里的工作回到家乡,把村口旧屋改造成农家乐。从一人创业到全家总动员,小日子越过越火红。

  农家乐经营者潘超说:“一开始只能摆个四五张桌子,现在已经有四个大包间。特别忙的时候,院子里可能有三四十桌。一年能赚到十几万。”

  如今,黄龙岘每年吸引游客过百万人次。不仅茶叶年销售额将近1600万元,旅游收入更是接近5000万元。通过近几年的发展,村集体收入从原来的20万元增至230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从1.8万变成了8.1万。

  与此同时,以江宁街道黄龙岘为核心,秣陵街道乡伴苏家、横溪街道龙乡双范等乡村旅游点、民宿专业村联合起来,抱团发展。一片数十平方公里的乡村游大景区正在绿水青山间次第绽放。

  南京市江宁区横溪街道西阳社区龙乡双范民宿老板丁宏梅说:“我们这边节假日加周末基本上都是订满的。每个季节有每个季节不一样的风景。”

  潘超侄子潘逸说:“我们家的生意越来越好。我是家中的一份子,我也要尽一份力。我爱我的家乡。”

  胡从富说:“我经常给小朋友讲解一些黄龙岘以前艰苦奋斗的故事。把对家乡的认同感传递给下一代,让他们记住青山绿水要很好地保护。”

  卢青说:“我们黄龙岘村的蝶变,大家的口袋鼓起来了,脑袋富起来了。我觉得这也是小康在我们农村、在我们乡村最现实的一个模样。”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罗聪懿 杨帆 康健 张萌 报道)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